4月15日下午,“粤派批评:蒋述卓《文化诗学批评论稿》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郭小东文学馆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花城出版社、《粤海风》杂志社和郭小东文学馆联合主办。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龙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教授蒋述卓,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林岗等数十位专家学者。
《文化诗学批评论稿》是学者蒋述卓的论文集,收入了作者近20年来关于文化诗学批评的理论阐述及其批评实践的文章,另加两篇对作者文化诗学批评进行研究与评论的文章作为附录。“文化诗学批评”是将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新阐释系统与方法,保留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整体印象式批评、诗意描述与领悟式批评等优势的前提下,融合西方文学批评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和文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
在研讨会上,出席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诗学批评论稿》一书所带出的关于粤派批评、文化诗学等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广阔视野与现实关怀
林岗(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西方文化研究的脉络里找到突破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艺学的发展遇到瓶颈,一度处于失语的困境,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在我看来,蒋述卓也是跟随这个探索的轨迹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的。他从西方文化研究的脉络里,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这也是蒋述卓不一样的地方,他用西方文化批评研究的视角来讨论中国文艺界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根据现实问题修正和调整西方理论,他的创造性也表现在这个地方。
王坤(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价值观的建构是文化诗学批评的核心
蒋述卓教授的文化诗学批评,有两大特色,一是全局性把握,特别注重把握好新时期与新时代的关系;以及把握好引进与消化的关系;二是以审美为基础的价值判断,包含了审美理论、尤其是中国古代审美美学理论。
最大的特点是他随时随地都对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价值评判。价值观的建构,是文化诗学批评的核心,更是文化自信等问题的学理基础。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亲善、敏锐、贯通、落实
我想用几个词概括我对蒋述卓老师其人其书的印象、感悟。
第一个词,亲善。任何时候他对后辈都是亲切、友善的,从来没有失去过一个学者和作家的本色。
第二个词,敏锐。蒋老师一直保持对现场、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敏感,这种敏锐让他察觉到当下文学、文化现象背后的新趋势、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很大的视野,找到一些问题的定位,这种前瞻性、胆识和勇气,是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的。
第三个词,贯通。蒋老师非常强调要把文化视为大的系统,不像现在的学术细分。我觉得文学发展到今天,谈论细微的变化对于中国文学、中国批评意义已经不大,有的时候真的要借由这样的综合,然后提出一些大的判断,前瞻性的判断。
第四个词,落实。文化诗学其实是比较虚的概念,如果把文化架空,我们做文学研究的人失去了根本,因此我也见到一些本来做文学研究很有成就,非要去论文化,看起来好像很大、很深,其实失去了它的根本。
伍世昭(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
文化诗学还有拓展深化空间
在我看来,研究诗学文化最有名气的学者有两个:一是童庆炳,二是蒋述卓。他们都强调文化与审美的结合,甚至都强调建构中国自己的话语,本土化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区别也很明显。首先,蒋老师用大量的精力去投入实际批评,因此他的文化诗学批评的理论有非常鲜明的实践品格;其次关于本土化的路径,蒋老师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到消费时代的文学的调整,再到消费时代的城市文学,这个路径和童庆炳先生完全不一样。
另一方面,蒋述卓老师的文化诗学还有拓展深化的空间。首先,文化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其次审美和文化它们两个的互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所有的文化诗学批评提倡者共同的问题。
文化诗学的动态把握与中国经验
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把握动态以变应变
蒋述卓老师的研究非常精确地把握到当代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现状及动态发展过程,他以变应变。有几个点我印象比较深:一个是他讲消费时代,我们消费时代反客为主在制造需求,因此要造就文化消费的主体;第二个是他说诗意泛化应该是好事,因为整个国家接受艺术的方式在发生变化,“由会而诗”变成了“由常而诗”,也就是诗意飞入寻常百姓家。再一个他说大众的口味也在变,因此会倒逼文化诗学的变化,都说得非常到位。
王威廉(作家,文学博士):
展示了海外文化诗学的状态
蒋述卓老师是中国文化诗学理论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他的思想、态度有积极的洞察力。就像粤派批评,体现广东文化开放、包容的姿态,同时对于市场也有更好的接纳度和理解程度,对于消费文化的态度也很积极。
蒋述卓老师在文化诗学研究领域里面视野很大,可以说这种视野把海外华文的理论、实践都纳入进来,因此给我们展示了海外文化诗学的状态,他提到因为海外华文文学与西方的语境更近,因此受到西方影响更大,也成熟。
蒋老师关注到今天文学现象的很多变化,尤其是已经兴起的中国城市文学,还做了中国城市广场文化的研究,探测中国当下文化精神的空间。中国实际上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学传统,有广场情结,从过去的政治广场到今天的市民广场、城市广场,其中的变迁,这些都特别有意思。
陈俊年(作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
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我谈三句感想。
第一句,文化诗学作为新理论的建构,也是“新武器”的研发,时间跨度已经有26年了,它的射程和威力非常有效、及时。
第二句,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对城市文化,还有文化广场的广场文化、消费时代文艺的批评,他的实践就证明这种理论即方法论是行得通,站得住脚。
第三句,蒋老师师承王元化“三个结合”外,还有一个结合:将文化诗学理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紧密相结合,这难能可贵。
粤派批评需要全新阐释
陈桥生(《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粤派批评催生者、倡导者、实践者、鼓吹者
这么多文人聚在这里,一起讨论蒋老师的《文化诗学批评论稿》研讨会,这是粤派批评年度的盛事,也是粤派批评发展以来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粤派批评不仅已深深扎根在岭南大地的土壤上,成为推动广东文艺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还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成为文艺批评引领创作的生动案例。蒋述卓老师是粤派批评催生者、倡导者,当然更是粤派批评的实践者、鼓吹者。蒋老师最早是研究古代文艺理论,后来研究城市文化、文化诗学,是非常受大众媒体欢迎的学者。他一手掌握经典学院话语体系,一手又掌握大众传媒的话语体系,可以在几种话语体系中游刃有余,我们非常需要像蒋老师这样的学者,我想在蒋老师身上也具有岭南文化水一样的柔性,温柔敦厚,无往不利。
卢锡铭(广东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编审):
为粤派批评提供三大支撑
蒋述卓教授的“文化诗学批评”为“粤派批评”提供了三大支撑:
第一是提供学理上的支撑。蒋述卓教授的“文化诗学批评”强调它的“现实性”“本土性”“实践性”的品格。呼应着粤派批评“注重文化土壤,关心时代现实”的批评理念,以蒋述卓文化诗学理论批评为研讨视点,可以丰富学界关于“粤派批评”的理论认知。
第二是提供实践范本的支撑。“粤派批评”走一条怎样实践之路,这是振兴“粤派批评”的一个关键。蒋述卓教授的诗学批评实践基本上源于粤海这文化的土壤,关注的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现实,而且多是粤海或与粤海密切相系的现实,这就为粤派批评提供实践的范本。
第三是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粤派批评”应有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是“粤派批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主要因素。“粤派批评”的使命在于切实地助力文化繁荣,这就要求“粤派批评”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指导,回溯历史,聚焦当下,面向未来,回应时代精神的呼唤,正视时代变迁的难题。
“粤派批评”对广东文化繁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文化诗学批评让我们看到“粤派批评”重新奋起的曙光。
申霞艳(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龙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教授):
融学术于生活
化生活于学术
作为粤派批评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蒋老师融学术于生活,又化生活于学术,这种人生态度和实践意识对我们后学者启发良多。他强调对西方的理论学习、借用,但是绝不是要照抄、照搬,实际上经过一两个世纪的摸索,到今天,我们也慢慢发现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的特点、道路和模式。
总的说来,我觉得蒋老师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一是要勇敢的面对当代,大胆地肯定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方面;第二是要在当代文化中探索并建构新的诗学传统。大湾区这块古老的土地在一种新的制度和发展契机下获得如此大的爆发力,这需要粤派批评给予全新的阐释。
郭小东(作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
求得整体性上的和而不同
在多种文化把握与描述及其社会应用上,蒋述卓知性地将矛盾着、冲突着、各有边界与壁垒着的种种文化系统,或包容融合,或相辅相成,务求整体上的和谐,这不是每一位学人都可能准确把握的。而蒋述卓以不同的文化起底,在复杂的文化文学现象中,辨析事象,探求真术,并求得整体性上的和而不同。这必须有特别的学养,格局和胸襟,以及比较纯正的道德风骨,方能落实坐正。
文化是有区位的,文化是不同区位人性的基础面。诗学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是心灵的表述,具体呈现在理性的文学选择上,而文化是双面甚至多面的。它在不同的界面上流动,存在与发展,同时多元多样,有严格又模糊的边界壁垒。要在文学中区分其偏至,认定其正负,非常困难。特别在大一统的文化语境中,既要顾及彼地文化的自为,又要突破此时的壁垒,做创新的前驱者,且要求整体性观照,自在地游走其中,拂扬其上,是勉为其难,并不容易的。蒋述卓在艰难之路上,攀行而入至境。
文学批评上,单一单边的文化分析,固然鲜明坚定,但一定有失偏颇,自然也很难理解和而不同之整体论的阔大。因此,蒋述卓的大著,在多元文化的废墟上,辨析资源与谱系,以文化诗学及其文学审美的方法论,取共和而弃仇恨、对抗的方式,从而达到圆融的境界,为人为文,如斯如佛。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5/html5/2021-04/18/content_6_378035.htm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摄影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