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光 教授

学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03)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9)


经历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后

龙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专长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


著作目录


(一)学术专著

《麦孟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月,本书为《顺德文丛》的第三辑160千字,178页。

《桐城派与晚清文化》,合肥:黄山书社,201112月版。300千字,279页。

《桐城吴汝纶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142月版。280千字,303页。


(二)期刊、论文集论文

<三字经>原创作者争论之辨》,《兰台世界》,作者:曾光光、孟蕴,2012年第4期,页5859

《曾国藩与桐城中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页151157

《从近代化的演变轨迹看当代广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页3843

《晚清国粹派政治思想解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作者:曾光光、柳元波,页8791

《桐城派的宿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江汉论坛》,2009年第5期,页4451

《戴名世与桐城派关系辨析》,《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页9298

《传统学派的发展与区域文化因素——以桐城派为研究个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页160163

《桐城派与汉学关系辨析》,《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3期,页4145

《吴汝纶与维新变法思潮》,《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页112116

《桐城派与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页143146150

《晚清桐城派嬗变的文化轨迹》,《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页131135

《吴汝纶研究述评》,《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页7580

《文学流派与学术变迁——论桐城派与清代理学的流变》,《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页141145

《桐城派的传承与传统教育》,《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页6369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页5864

《桐城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页107112

《徘徊于之间的桐城派》,《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页150155

《桐城派与嘉道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潮》,《江淮论坛》,2003年第5期,页110114

《曾国藩兴桐城与倡洋务之间的联系》,《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页103105110

《变法维新思潮中的吴汝纶与桐城派》,《江淮论坛》,2001年第3期,页9498

《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页127131

再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未提反帝口号》,《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页3134

<汉学商兑>学术批判方式探析》,《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页133140

《吴汝纶“弃中取西”医学观的文化分析》,《历史教学》,2012年第10期。

《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圈的裂变与走向》,《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三)学术会议论文

1、《吴汝纶“存废中医”的文化探析》,“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42224

2、《曾国藩与桐城中兴》,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湖南双峰,201192

3、《辛亥革命百年祭》,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研讨会,广州市政府,2011929

4、《桐城派与中国传统教育》,第五届中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安徽桐城,2012111


(四)学位论文

桐城派与晚清文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036月。


科研项目


《桐城派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龙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06JSYJ02020074月—,主持人。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S06920116月—,主持人。

 “中国文化史”课程结构启发式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龙珠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中心专项),2012年,主持人